首页 > 江南app地址官方计划  > 请律师 >

社区请律师为居民解惑

请律师 作者:首昊焱 2022-06-22 05:13:05

科律新闻丨“走进社区公益法律咨询”系列活动(恒德花苑站)顺利落幕

文丨沈磊编丨Oldshen

4月28日下午6时许,科律

“走进社区公益法律咨询”系列活动

的首站——

恒德花苑站

正式落下了帷幕。

在为期三日的活动中,科律人的经历绝非是一帆风顺,甚至可以称之为一波三折。

首先是

天气影响

。活动第二日,科律的

户外展位

受到了老天爷毫不留情的“残酷打击”。从小雨到中雨,从中雨到大雨,人流渐渐稀少,行色更是匆匆。怎么办?打上雨伞,穿上雨衣,拥抱困难,用行动证明“

走进社区

”并非是一句空话。

其次是

信任问题

公益活动免费咨询

专业律师上门服务

精美礼品全程派送

,起初居民们是不信的,是不是有什么坑?是不是要我消费什么?

但随着工作人员一遍一遍地解释,随着越来越多居民坐下来解决了自己困扰多日的难题,科律用

耐心、诚心和同理心

证明了自己,也收获了众多居民的感激之情。

最后,也是最大的困难,

法律认知

。站在不同的立场,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法律人不能单单只说好话,讲居民爱听的话,而应该站在居民的角度,用法律的加持,把事件所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从一位Y女士咨询的案件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点。Y女士是带着厚厚的一沓资料来到咨询处的,科律的资深房产律师在仔细阅读过她的资料后发现,该案件已经经历了一审、二审和再审,且都未获得支持。可以说,在这个阶段,律师要为其提供帮助已经颇有难度了。但如果

在购房之前

,Y女士可以有更好的法律认知,能

咨询一下专业的律师,

相信她绝对不会犯下这样的错误,让自己身处在这种尴尬的境地。

我们往往认为,律师应该是

在纠纷发生之后

才出场的角色,但其实通过

事前咨询自己的专属律师

,把一些风险扼杀在萌芽之中,才是律师可以为人们带来的更为重大的意义。科律之所以要举办这次“

走进社区公益法律咨询

”系列活动,正是希望能够走到社区居民的身边,帮助他们提升法律意识,科普法律常识,把以往似乎

离老百姓遥不可及的律师

居民身边的律师

,让社区居民

远离那些不为人知的法律风险

国家这次的疫苗工作可以说跟法律有着同样的

价值内核

,法律保护我们的人身权益,疫苗保护我们的人身健康。而巧合的是,这次恒德花苑的疫苗接种地点,恰巧和科律的所在地一致,皆为

中庚环球国际创意中心

。因此,也欢迎前往接种疫苗的居民,可以来科律看看、坐坐,把更多自己的困难交给科律来处理。

三天的活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科律人希望用第二个三天,第三个三天,乃至科律未来无数个三天,真正走到百姓的生活中去,将科律的专业、科律的精神、科律的理念全方位地带到社区居民身边,为居民平安顺遂的日常生活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让安心常伴,让幸福长存。

最后,我们要再次感谢

泰玙物业

的鼎力支持,让我们下次活动再见。

律师参与社区调解工作的“秘籍”

原创作者:李斌斌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律师调解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国的最高司法机关逐渐认识到律师在调解中发挥的作用,希望利用律师的专业技能化解社会纠纷与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这个《意见》的发布有利于打破由政府、法院垄断调解的局面,使得律师又有了一个发挥专业技能的机会。当然,本文不是要解析《意见》,而只是通过介绍这个大背景并结合笔者的经验,谈谈律师如何参与调解工作。

律师参与调解工作,首先应该了解调解的含义。在笔者看来,调解通俗的来说就是“居间调停”,由第三方帮助当事双方交换意见,分析纠纷成因,提出解决方式,将双方的预期拉到统一水平线继而达成一致意见,促成纠纷的解决。其次,还应了解纠纷与矛盾爆发的特点。根据笔者的经验,纠纷与矛盾从爆发到解决通常都有这样一个过程:引爆期——克制期——冲突期——磨合期——解决期。而律师参与调解的要点就是在深刻理解调解含义的基础上,根据纠纷矛盾的每个过程的特点进行相对应的工作。

一、纠纷的“引爆期”

在纠纷的引爆期,虽然纠纷还没发生,但因纠纷的导火索已经被点燃,随时有可能引爆纠纷。在这个时期,律师要反映迅速,迅速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分析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与法律规定,以及可能引发的纠纷。如果能在这个时期处理得当的话,可以降低甚至避免纠纷的产生。在此以笔者处理的一起工伤死亡案件为例。

某工厂临近下班时间,一员工在工厂厕所内晕倒,经120抢救无效死亡。由于人命关天,考虑到可能发生的纠纷,我们在第一时间即介入。我在得到这一通知后,首先向工厂了解相关情况,例如死者的基本身份信息、家庭构成、入职时间、身体条件、工作岗位、工资构成等情况,并分析是否构成工伤,如果构成工伤可以赔偿多少钱,以及工厂是否有责任。然后了解工厂对这起事件的态度,即厂房是否认为自己有责任、厂方能给多少人道主义补偿,并告知家属可能会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厂方要注意克制以免引发冲突。在这个纠纷的引爆期,笔者所做的上述工作一是可以迅速对事件有个基本了解以为后面的调解工作打下基础,二是可以给当事一方打预防针,避免当事双方产生激烈的冲突。

二、纠纷的“克制期”

纠纷的克制期,此时为矛盾的刚刚爆发,双方均还不是很清楚对方的底细,对整个事件也还处在一个了解的过程中,因此有通过协商解决的可能。此时当事双方会有个基本的沟通,其中一方会抛出要求给另一方看其是否能接受。但由于纠纷刚爆发,此时的沟通都是带有情绪化的,此时提出的要求也较高,通常另一方都很难接受。

此时,律师能够发挥的作用就是搭建一个平台让当事双方沟通,并且律师全程参与,让当事双方了解彼此的心理预期,其后单独与当事人沟通,向每一方阐明各自的责任,解释他们的疑惑,并引导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还是以上述案件为例,在死亡员工家属来到厂方交涉后,由笔者居中为双方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使得当事双方能了解彼此的心理预期。在谈崩后,笔者再单独与各方沟通。跟厂方沟通的内容:猝死员工之前有连续加班的情况,虽然无法得知加班与猝死之间有因果联系,但也无法排除厂方的责任;其次,员工毕竟在你们这里工作了多年,工作兢兢业业,你们给一些经济补偿也是合理的。由于家属方的顾虑主要是能否认定工亡以及认定为工亡后能得到的赔偿金额,因此笔者在与家属方沟通时就主要从工伤认定的角度,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法规的规定,详细向他们解释认定工伤的可能性。并且从工亡赔偿的待遇,如丧葬费、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角度分析可以得到的赔偿金额。

三、纠纷的“冲突期”

纠纷的冲突期,在双方初次谈崩后互不让步就会有一个激烈冲突期,当事一方可能会采取过激的行为给另一方施压,而且在此期间极有可能引发肢体冲突。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个冲突期有利于释放当事双方的情绪,也是纠纷处理无法避免的过程。

在当事双方谈崩后,双方已经进入到一见面就吵架的状态,很难再继续沟通。死者家属也采取了围堵厂门、烧纸钱、越级上访等过激行为。笔者在这时采取的策略就又发生了变更,从分清责任进入到安抚为主,因为这个阶段双方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跟死者家属沟通时,表明自己的同情与关怀,在跟厂方沟通时则表明理解厂方的难处。

四、纠纷的“磨合期”

纠纷的磨合期,在当事双方爆发激烈冲突导致无法再沟通时,就进入到了“磨”的过程,双方的招数都已经用尽了,心里面都希望对方的期望能降低,而且彼此也有了降低期望值的意愿,只是明面上都不愿意让步。在此阶段,笔者就充当了当事双方沟通的桥梁。

笔者跟家属方沟通时,从法律的角度对其不合理的要求进行了解释,表明得不到支持;并明确强调,根据目前的死亡证明来看,厂方是没有责任的,死者被认定为工亡的问题不大。同时也表明继续耗下去对他们也不利。笔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尽力刨去家属不合理的要求,并打消他们的顾虑和降低期望值。在跟厂方沟通时,首先表明死者临死之前有连续加班的现象,虽然死亡证明认定为猝死,但也难以排除厂方的责任;其次,死者毕竟在厂方工作多年,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亲属要一些人道主义补偿也是合理的。

五、纠纷的“解决期”

在经历过上述阶段,在笔者的耐心与详细调解下,当事双方对于各自的心理预期是否合理、是否能得到对方满足已经有了一个清楚的了解,双方的情绪也已经平和,彼此的手段也已经使完,因此已经到了彻底解决纠纷的时机。律师在此时的工作主要是再次阐述双方对于事件发生的责任分担、事件结果的走向等,并且起草一份适合的调解协议,然后指导当事双方签署调解协议。

六、结语

“兵无常法,水无常形”,调解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各异,笔者仅是根据经验将纠纷特点大致进行了一个归纳,但每个具体的纠纷也不一样,有可能缺少某个过程,也有可能两个过程间隔时间非常短,因此需要灵活应对。

声明:原创文章,欢迎分享,但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龙珠法眼

健康码成红码或黄码怎么办请立即主动向所在社区(村)报备,配合落实防控措施

转眼间,“四川天府健康通”已经陪伴我们两年,成为我们疫情防控、安全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成都市卫健委提醒,如果健康码为

请立即主动向所在的社区(村)、单位或所入住的酒店、宾馆等报备,配合落实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

有网友反映自己的“四川天府健康通”

健康码变成了黄色

对此很担心

为什么健康码会变红或变黄?

如何申请转绿码?

一起来看四川省卫健委

成都市卫健委的答疑

问:哪些人员健康码会变“红码”?

需要采取禁止出行,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管理的人员。具体包括:

1.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近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等。

2.应急处置疫情期间,其他需要紧急追踪隔离管理的高风险人员。

问:哪些人员健康码会变“黄码”?

需要采取限制出行,就近核酸检测或查验有效核酸阴性证明后纳入社区健康监测管理的人员。具体包括:

1.由相关部门确认需要开展排查管理的风险人员。

2.应急处置疫情期间,其他需要紧急排查管理的风险人员。

问:如何申请转“绿码”?

1.红码人员在完成集中及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管理后,自动转为“绿码”。

2.黄码人员及时到就近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后,会自动调整转为绿码。若持有48小时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经当地防控部门排查认定,报省级履行相关手续后变“绿码”。

问:发现“红黄码”人员后,应采取哪些防控措施?

1.发现“红码”人员,应立即向属地社区报告,做好个人防护,并就地将其隔离,等待转运管理。社区接报后,应立即向辖区指挥部报告,指挥部立即安排转运至就近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并开展流调和医学排查。

2.发现“黄码”人员,应劝止其进入酒店、商场、超市、电影院、KTV、酒吧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限制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飞机、火车、大巴等)出行。同时,劝其做好个人防护,通知属地社区对其做好排查管理和健康监测。

问:使用“四川天府健康通”过程中需要咨询申述该怎么办?

群众可通过“四川天府健康通”小程序页面下方“常见问题”“我要咨询”“我要申述”以及“12345热线”多种渠道进行咨询申述。

主编:白龙祥

副主编:邓晴风

责任编辑:江逸邓爽

编辑:张静

来源:成都发布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江南平台app Copyright © 2016-2020 m.46east.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