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律师失败律师费还会退吗
付了钱没签合同,律师不尽心尽责导致败诉,律师费还能要回来吗
俗话说“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对于你要回律师费这件事情,也是需要相关证据的。
提示以下几点:
1、律师费是否交到律所公户
律师费没交到律所公户,律师直接私自收费是违反律师法的,这点对律师来说比较致命;
2、是否开具发票
收费开发票,这是律所应该给的。有发票,有转账凭据,没签合同也能证明双方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3、没签合同,是否签有授权委托书
律所公函,授权委托书、律师执业证复印件是律师作为代理人身份必须向法院提交的,这些法院归档的卷宗中都有,你可以调出来,证明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4、关于律师没有尽心尽责的证据
这块儿相对比较难证明,律师的很多工作都是无形的,脑力劳动很多,除非事实非常离谱,如果你掌握有确凿证据也可以,或者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
关于退还律师费事宜,可以和律师,律所进行协商解决,倘若不行,还可以向律师协会,司法部门反映,都是会给解决的,如果有相关证据了可以通过诉讼途径也可以。
打官司要8000块钱律师费,可否在委托代理合同中约定,如果官司输了,律师费要退回
不能,除非你和律师之间有约定。
律师收取的是法律服务费,不是案件结果费,案件赢了收费,案件输了不收费。律师的法律服务包含分析案件,解答当事人的法律疑问,告知当事人法律风险,提供法律解决方案,准备法律文书,如起草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立案、参加法院庭审、领取法律文书、申请强制执行等等等,律师收取的律师费,就是前述的法律服务费。
如果你和律师有约定,案件输了,律师退律师费,那是律师自担风险、自己放弃权利的事情,律师应该有契约精神,按照协议退还你的律师费,如果没有约定,律师收取的律师费是他应该得到的报酬,没有义务退还给你,即使官司输了。
律师和当事人之间是委托关系,委托关系的特征之一就是,所有的法律后果都由当事人承担,即你胜诉了,律师无权参与分利,你败诉了律师无义务担责。你不让律师享利,却让律师担责,公平何在?
你也许不理解,那你就想想,患者到医院治病,医院没有治好,医院把钱退给患者了吗?你也许还是不能接受、不能理解,那没有办法了,你要么选择承受,要么到法院起诉,看法院是否判决律师退你律师费。
最后风险提示,你以后再有法律纠纷,不要委托律师了,万一律师又输了,又不退律师费,你的损失又扩大了。关起门来,自学法律,再有法律纠纷,自己上,如果败了,不需忍受律师不退费的煎熬,只需承受案件败诉的痛苦。不委托律师,退费困扰,何来?
法院没有立案撤诉了 律师费可以退吗
购买法律服务的退费风险/购买法律服务系列谈(10)
委托人与律师事务所签订正式委托代理合同,在缴纳律师费后,会发生委托人因各种原因提出退还已付全部或部分律师费的要求,以下统称“退费风险”。我们知道凡事都有两面性,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和倾向性意见。律师一方作为从业人士,对执业中“退费风险”的感受会更深刻,也会有应对手段或预防措施。而客户方(请允许我更喜欢用“客户”一词来替代“委托人”)作为合同地位的相对弱势方,消费权益其实更应该受到保护,有关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退费风险值得所有法律人士认真思考。今天,不妨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1、客户对律师的工作表现不满意或认为其不尽责,解除委托关系同时要求退费。
2、客户认为律师没怎么费力就达成目标(包含运气成分),要求退费
3、经多方询价比较,客户以律师收费过高为由,要求退费。
4、双方因律师增加付费产生争议,客户要求变更收费条款。
5、客户对案件结果不满意,要求退费。
6、客户认为受到律师的欺瞒或对律师失去信任,要求退费。
7、客户认为律师有违法或违规行为,要求退费。
8、客户认为律师从事了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要求退费。
9、工作未开始或进行到一半而中止诉讼,要求退费。
10、其它因委托代理合同履行争议而引起的退费。
综上所述,客户退费的原因很多,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自身原因也有律师原因,客户经常的误解在于将购买法律服务等同于一般的服务性消费,花了钱就要有满意的结果。不关注过程,用案件结果来评判律师工作,而不是通过与律师方点点滴滴的工作接触来观察律师的执业态度和专业能力。
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双方之间的“信息差”,这个问题就不展开叙述了,有兴趣可详见笔者2021年12月份发表的文章
为何说法律服务行业属于供求双方信息高度不对称?
律师一旦开始服务。全额退费几乎是不可能,客户方只能在退还比例上与律师方尽量争取。如果您有兴趣,网上检索有关“律师费退还”的问题,浏览有关的回帖(用户身份多数显示为律师)可将法律人的意见归纳为两方面:
1、不论律师工作是否已开始。依据委托代理合同,律师方都有权拒绝退费。
律师事务所制定的《委托代理合同》都会对此设置有利条款,不仅已收取的费用不退换,未收取的费用也有义务继续支付。常见的示例条款如下:
2、律师工作已经完成或者委托期结束(撤诉也视为程序终结)。
3、律师收费与案件结果无关联(败诉不影响收取律师费),风险代理收费模式除外。
1、律师已为委托人提供了服务、律师的成本就是自己的时间。
2、办理委托手续之前回复法律咨询、了解案件经过、法律检索、参与案件讨论、撰写法律意见等前期工作,往往也被视为工作的一部分。
3、服务成本已产生,包括向律师事务所缴纳的管理费、开票税费,甚至关系费等。
以上观点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不能说很客观,更缺乏对客户方利益的通盘考虑。
1、理解委托代理合同的签约背景
笔者在2022年3月曾发表过一篇名为《
找律师的难点(2)能靠法律服务合同保护自身权益吗?
》的文章曾提及:“法律服务的独特性在于服务输出方是熟知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法律从业人员,在合同商谈、订立、履行等阶段居于相对有利地位创造条件,故在“合同设计”、“合同风险”、“合同权益”、“合同收费”等方面,客户方想签署一份完全保护己方利益的法律服务合同是难以实现的。
2、认清委托代理合同中的格式条款
很多与自然人签署的委托代理合同都是使用的律师事务所统一印制的,属于格式合同。既然属于格式条款及适用相关法律规定、双方在江南官方体育app下载安卓版本 掌握及运用上又明显不对等,在委托代理合同产生争议的时候,任何有利于律师方同时缺少对等保护的条款都不应该作为判定合同责任及权益支撑的依据。
3、律师工作未正式展开,委托人提出解约,是否应当退还全部律师费?
(1)委托人拥有法定的无条件单方解约的权利,因此不构成违约。
(2)律师工作未开展,即合同未开始履行,不应依据合同收取律师费。
为承揽业务而投入的前期工作,包括法律咨询及查阅案件资料等时间上的损耗。笔者认为不应该按照委托代理合同的条款计费,而应纳入法律咨询服务范畴,区别看待:
如果律师方确实花时间研究过案件及给出有针对性的法律意见,客户方支付一定咨询费是对律师劳动的尊重,更是对双方相互信任的一种感谢。反之,有些律师并没有认真查阅资料和详细了解事实经过,只是简短的口头交流,律师方基于过往经验简单作答。无论是否签署委托代理合同,此类时间付出都应纳入律师“拓客风险”,除非双方对咨询收费有过约定。
4、律师工作已正式展开,有关律师费的退还问题。
(1)争议点是退还全额还是退还部分。
律师的执业成本是自己付出的宝贵时间,不能因为没有实现客户预期,就失去获得报酬的权利,更何况律师工作价值多数时候难以衡量。(例如客户预期结果是100分,委托律师实现了70分,假设没有律师参与的情况,会是多少分呢?事实上,没有假设。)而争议点不在于工作开展后,是否有权收取律师费,而是委托代理合同中律师费支付比例、法律服务费金额的合理性问题。
(2)在退还比例问题上的难点。
A律师工作是很复杂而琐碎的,有些工作是当事人看得到的,有些工作是当事人看不到的。
B退还多少,基于律师为案件付出的工作量及时间的持续变化,很难做出明确约定。
C既然服务收费无法与具体的工作量联系,那可以与阶段挂钩。将一个诉讼案件,按照诉前谈判(含发送律师函)、立案后的诉前调解、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执行程序拆分成不同阶段,在委托代理合同中对每个阶段的律师费支付或返还做更具体的约定。
但法律服务合同中的付费过于复杂虽然对客户方有利,但未必会被律师方接受。除非是大厂,一般性的公司企业对律师方的议价能力都很弱,更何况委托人是自然人。
D在依据合同占理的情况,退费属于“退是人情,不退是本分”。能不能从维护客户关系或树立口碑的角度,请求在律师费上给予照顾呢?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一辈子可能也打不了一次官司。法律服务需求低频以及法律服务的单次博弈的特性决定:当下利益最大化或许是律师及律师事务所最明智的选择。
5、有关律师费的计算或支付发生争议,对客户方更显不利。
(1)客户方已经将律师费全部支付后,涉及金钱利益中的“讨要方”往往更被动,更何况对方还是法律专业人士,因法律服务而进行法律维权的道路不好走。
(2)在律师不会因涉嫌违纪可能遭受处罚的背景下,只是因为律师费的多少问题产生争议,客户方去投诉未必能够获得满意的解决方案,如果第三方机构调解失败,客户只能选择诉讼。客户想寻觅愿意“告同行”的律师会比较“难”,因讨要律师费而再次支付律师费,代价很高!
(3)退费风险主要来自委托代理合同的不利条款和法律服务中信息不对称的特性,如果结合真实案例更能说明在纠纷发生后,客户方的风险会在哪里。后续,笔者寻找有关案例并单独发表,作为本篇所述内容的延续。
笔者开启[购买法律服务说媒体号]是本着客户方的立场出发,专注于法律服务领域,输出与法律服务和律师费有关的文章,包括但不限于:
本文以上内容是有关“律师费退还话题”所做的探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关于律师费还有更多重要话题,欢迎参详笔者之前的文章。社会科学里再小的问题,都不会是只有一个简单答案,有关于律师费的退费风险的话题,相信业内优秀人士一定有自己的方式、方法、建议、策略,笔者希望以上内容抛砖引玉,承邀各位把这个话题讲全说透,无论是事例还是观点,都欢迎分享,评论区恭候大驾。
上一篇:
一份迫使公司以后必须聘请律师才能诉讼的裁判文书
下一篇:关于《民讼法》第58条(二)中的“工作人员”延伸至关联企业员工的建议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