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平台app  > 怎么吃 >

中药一般怎么吃,中药有哪些

怎么吃 作者:嘉秀慧 2023-03-09 13:41:29

本文内容是由(江南平台app m.46east.com)小编为大家搜集关于中药一般怎么吃,以及中药有哪些的资料,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药怎么服用的?

一般一日1剂,分2-3次温服。用砂锅,把药放进去,加水(自来水即可),一般高于药物平面3-5cm。每剂一般煎煮2次,也有煎3次的,第一煎水量可以适当多一点,每次煎煮所得药量150ml左右。将所得药液混合在一起,再分2-3次温服。常规先用武火,沸腾后用文火。解表和泻下剂,时间宜短,其火宜急,水量宜少;补益之剂,时间宜长,其火宜慢,水量略多。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浸泡20-30分钟再煎。有些药物需要特殊煎法。

先煎? 贝壳类(如牡蛎、珍珠母等)、角骨甲类(如水牛角、龟板、鳖甲等)和矿物类(如生石膏、代赭石等),因其质地坚实,难以煎煮,应打碎先煎,煮沸后20分钟左右再加入其他药同煎。某些质地较轻而又用量较多(如玉米须、夏枯草等),或含泥沙多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亦可先煎取汁,然后以其药汁代水煎药。另外,有毒药物(如附子、川乌、草乌等)可经过先煎达到降低或消除毒性的目的。

后下? 气味芳香的药物,药效易于挥发,一般煎煮时间较短,以5分钟左右为宜。其他如大黄取其攻下作用,应后下,一般煎10-15分钟即可。后下药物都应先进行浸泡然后再煎。

包煎? 某些煎后药液混浊或对咽喉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或易于粘锅的药物,如旋覆花、辛夷、车前子、赤石脂等,要先用纱布包好,再放入锅内与其他药同煎。

单煎? 某些贵重的药物,为尽量减少损耗,需将其切成小片,单味煎煮2-3小时,单独服用或与其他药液合服,如羚羊角、西洋参、鹿茸等。

溶化(烊化)? 胶质类或黏性大且易溶化的药物,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蜂蜜等,应单独溶化,趁热与煎好的药液混合均匀,以免其性黏而影响其他药物煎煮。

冲服? 某些芳香或贵重药物,如麝香、牛黄、琥珀等,应研为细末,用药液或温水冲服。

中药应该怎样喝

服药时间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3.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 4.空腹服: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具有泻下作用的汤药也亦如此,以增强药效。 5.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择健侧卧,如药性沉降,应择患侧卧。 6.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重病应不拘时间尽快服药或频服(每隔1-2小时服一次),慢性病则要按时服药。 总之,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以尽量发挥药物的预防、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为原则。 服用方法 中药一般服法是一付汤药每天分两次温服,早、晚各服1次,或一天3次,分早、中、晚各服1次,但根据病情,有的一天只服一次,有的一天需服几次,有的又可以煎汤来代替茶饮。具体服用方法介绍如下: 1.温服:一般药物均宜温服,药煎好后放一会儿,待其不冷不热时服。如平和补益药物。 2.热服:凡伤风感冒的药,宜趁热服下,以达到发汗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如此,以利于祛寒活血。 3.冷服:在药液冷却后服。一般是指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应冷服。 4.顿服:是指药性峻烈的小剂量汤药,要一次服完。目的在于使药物在不伤正气的情况下,集中药力,发挥其最大效应,如通便、化瘀血药等。 5.频服:凡咽喉病者、呕吐病者,宜采用频服的方法,缓缓服下,能使汤药充分接触患部,较快见效。 此外,使用峻烈药与毒性药时,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见效了就要立即停药,千万不要过量,以免发生中毒和损伤人体正气。 总之,应根据病情、病位、病性和药物的特点来决定不同的服用方法。

采纳哦

中药该怎么吃?

中药最佳服用时间

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汤剂一般每日1剂,煎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左右。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性病、热性病可1日2剂。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则主要决定于病变部位和性质。一般来讲,病在胸隔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宜饭前服。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服用;安神药宜睡前服;慢性病定时服;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大多数中药宜趁温服下,发汗药须热服以助药力,而清热中药最好放凉后服用。

中药应该怎样服更有效?

中药服药方法是否正确、恰当,对中医治疗和疗效上,有不少的影响。这其中包括服药时间、服药方法和药后的调护。

一、服药时间

《神农本草经》记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食而在食。”

一般来说,病在上焦,宜食后服;病在下焦,宜食前服;补益药与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临卧服;对胃肠有刺激性的,宜食后服。急性病、重病者,则不拘时服;慢性病应按时服;治疟疾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十枣汤服在平旦,鸡鸣散服在五更。这些服药时间,对提高临床疗效,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服用方法

服用汤剂。一般一天一剂,分3~4次温服。根据病情的需要,有的一天只服一次,有的可以一天数次,有的可煎汤代茶服,甚至是一天连服9剂。

对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的呕吐泄泻等病症,用生姜、大枣煎汤送服,以增强散风寒、和脾胃的功效。对于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用黄酒或白酒送服,如三七粉、三七伤药片、腰痛宁胶囊、云南白药等,引药直达病所。治疗便秘的麻仁丸,宜用蜂蜜冲水送服,增加其润肠和中的功效。滋阴补肾的药,宜淡盐水送服,如六味地黄丸,取其引药入肾。

金元四大家的李东垣说:“病在上者,不厌频而少;病在下者,不厌顿而多。少服则滋荣于上,多服则峻补于下。”

另外,还有热服、冷服。通常是治疗热证可以寒药冷服,治疗寒证可以热药热服,这样可以辅助药力。但是病情严重时,又应寒药热服,热药冷服,以防止邪药格拒。

“素问.五常政大论”里讲“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以及“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的记载,后者是常法,前者则是反佐服法。

对于服药呕吐者,宜加少量姜什,或先服姜汁,然后服药。也可采取冷服,小量频服的方法。象小孩吃中药,可适当加点冰糖水,以去药味。对于昏迷或口噤的病人,吞咽困难者,可用鼻饲给药。

使用峻烈药与毒性药时,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取效即止,慎勿过量,以免发生中毒和损伤正气。

三、药后调护

服药后的调养与护理,是用法的内容之一,它不仅直接影响着药效,而且关系到病体的康复。 《伤寒论》 在桂枝汤的用法中,要求服药后,要喝一碗热稀粥,以助药力。并温覆,使患者遍身微微似有汗者,不可令其大汗。一般服解表药应取微汗,但是也不能汗出不彻。服泻下剂后,应注意饮食,不宜进生冷难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

服药后的饮食宜忌有两个方面:

1、疾病对饮食的宜忌, 如水肿病 ( 指躯体、四肢浮肿的病证 ) 宜少食盐 , 消渴病 ( 指糖尿病) 忌糖, 下利病 ( 指痢疾、拉肚子 ) 慎油腻, 寒证 ( 指风寒、湿寒、血寒、阳虚等证 ) 禁生冷等 。

2、药物对饮食的宜忌, 如含地黄的方药,应忌食萝卜( 象吃了六味地黄丸之类的药,就不能再吃萝卜;含人参的药方,也如此,如四君子丸、人参归脾丸等 ), 有土茯苓的方药忌茶叶, 服荆芥时应忌河豚与无鳞鱼等 。还有其他, 如汗后避风,慎劳役,戎房事( 如补肾阳的右归丸等,吃药还过夫妻生活,结果不是牙齿松动,就是掉发秃顶), 节意怒,以防“劳复”、“食复”的发生,影响治疗效果。

中药怎么吃

1,普通中药或散剂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用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

2,发散风寒的中药

发散风寒的中药比如生姜、桂枝、麻黄等,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

3,清热解毒的中药

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则“冷服”效果更好。在我国南方,夏天经常服用的一些“凉茶”,实际上也属于中药的一种。这类中药放冷服用,效果较好。

4,中医有句古语,叫做“阳病热服,阴病凉服”。因此,凉服与热服,应根据情况具体分析。治疗热病的药可凉服,而治疗寒证宜热服。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服药的温度。

关于中药一般怎么吃和中药有哪些的介绍到此,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江南平台app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江南平台app Copyright © 2016-2020 m.46east.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