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知识 > 意思百科 >

器世界什么意思

意思百科 作者:少山 2023-04-20 20:29:51

本文内容是由(江南平台app m.46east.com)小编为大家搜集关于器世界什么意思,以及器世间什么意思的资料,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叫器世间?

与有情世间相对而言,即有情赖以生存的环境。器世间之器,即‘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事实上指的即是物质世界而说的。

世间有三种,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就叫‘器世间’,指物质环境,我们的生活环境、物质环境叫器世间。

第二种叫‘众生世间’,也叫做有情世间,九界有情众生。

第三种‘智正觉世间’,智正觉就是佛,证得究竟圆满的果报。

扩展资料

梵语bha^jana-loka。三世间之一。又作器世界、器界、器。指一切众生所居之国土世界。相当于依正二报中之依报。即指众生世间或有情世间而言,与‘国土世间’、‘住处世间’同义。以国土世界形如器物,能容受众生,可变可坏,故称器世间。

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四所载,于一劫中成器世间,十九劫中有情渐住;又器世间至色究竟天为止,其上为无色天。小乘以器世间为有情共业所感者,唯识大乘则以之为阿赖耶识顿变之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器世间

佛教器世界什么意思?

说个简单的比喻吧,我们地球是有生命的,而智慧生命都是有感情的,那就是有情世界,月球,水星,火星,它也有山川,也有峡谷,也都可以看到摸到,但是它没有生命体,所以就叫器世界

器世间是什么意思

器世间的解释

佛教语。谓一切 众生 可居住之国土世界。 《楞严经》 卷二十:“ 由此 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於器世间不能超越。” 真鉴 述:“世界即世间。别经云,世间有二:一者众生世间,即有情根身;二者器世间,即 无情 器界。”亦省作“ 器界 ”、“ 器世 ”。 清 唐甄 《潜书·思愤》 :“求道不与器界同,用力不与手足同。求道在我,用力在心。” 梁启超 《南海康 先生 传》 第七章:“人人既享 世俗 之乐,则又当知器世虚假, 躯壳 无常。”

词语分解

器的解释 器 ì 用具的总称: 器皿 。器物。器械。木器。武器。器小易盈。 生物体结构中具有 某种 独立生理机能的部分:器官。 消化 器。 人的度量、才干:器度。器量(刵 )。器宇。器质。大器晚成。 重视: 器重 。器敬。 世间的解释 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昆仑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

佛学常见辞汇(十六画)

【器界】 器物世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总称。与器世间同义。

【器世间】 指一切众生依之而住的国土世界,因国土世界好像器物,能容纳众生居住。

【器世界】 与器世间同义。

【学】 修学戒定慧。在因位叫做有学,在果上则叫做无学。

【学人】 学道的人。

【学处】 1.修学之处,如五戒也叫五学处。2.科目,即修学佛法的科目。3.方法,即修学佛法的方法。

【学法女】 见式叉摩那尼条。

【学无学】 有学和无学。修正道以断烦恼,叫做有学;悟真理而断烦恼,再无可修学,叫做无学。小乘以前面之三果为有学,最后之阿罗汉果为无学,大乘则以菩萨之十地为有学,至高无上的佛果为无学。

【导师】 引导大众进入佛道的人,是佛菩萨的通称。

【忆持】 记忆和受持。

【懈怠】 懒惰。

【懈慢界】 又名懈慢国,此国位于我们此世界的西方十二亿那由他之处,正好是去极乐世界的中途,生活在那里的人,因贪恋其国土的快乐,人人生起一种懈怠憍慢的心理,不想再进一步的生到极乐世界去。

【择灭】 涅槃的别名,因涅槃是人类最高智慧所选择的寂灭法。

【择法眼】 选择正法之眼。

【择法觉支】 见七觉支条。

【昙无】 又作达磨,华译为法。

【昙摩】 见昙无条。

【树想】 十六观之一。

【树下坐】 十二头陀行之一。

【机】 1.根机。2.机缘。

【机性】 人的机根性质。

【机根】 机缘和根性。

【机教】 众生的根机和佛的教法。

【机缘】 1.根机和因缘。2.从前结过的缘,现在到了熟的时候,也就是机会到了。

【横起】 见横出条。

【横截】 横截三界五趣生死之流,以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横出】 净土门易行道中有横超与横出的二道,闻悉如来的本愿而不疑,凭此坚强的信念就会得到往生的益处,死后直接往生于真实的报土,叫做横超,若是单凭自己的力量而修定散之诸行,将来死后往生于方便的化土,叫做横出。

【浊劫】 浊恶的时期,也就是五浊中之劫浊,在减劫人寿二万岁以后开始。

【浊恶】 五浊和十恶。五浊是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劫浊;十恶是杀、盗、婬、妄、恶口、两舌、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浊恶处】 五浊十恶之处,即娑婆世界。

【焰口】 饿鬼名,因其口出火焰,故名。

【灯】 六种供具之一。

【灯明】 六种供具之一,即在佛前所供奉的灯火,它标志佛的智波罗蜜。

【灯明佛】 日月灯明佛的简称。

【燃指】 把一只手指在佛前烧去,意思是拿这只手指来供佛。

【燃灯佛】 见然灯佛条。

【烧香】 五种供养或六种供养之一,按照世谛来说,目的是拂邪气,请神灵,若按照第一义谛来说,则是使所修的功德,周徧于一切处。

【烧指】 自烧手指,以表示其信仰之虔诚。

【独觉】 又名缘觉,或辟支佛,是于无佛之世靠自己觉悟的力量而脱离生死的人。

【独觉舍悲障】 独觉的行人,但能自度,无利他之心,故不能起大悲心以利益众生,因此不能获得至高无上的佛果,故曰舍悲障。

【独散意识】 独的意思,是它能独起思构,独自分别一切法,或独作回忆过去的事,独生出极猛利的势用。散的意思,是凡夫心常散乱,故名独散。因它不必和前五识俱起,故又名独头意识。

【独头意识】 与独散意识同义。

【缚】 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人们的身心,使不得自在。

【缚定印】 金刚部的入定印。

【蕅益】 名智旭,与永明、莲池、憨山等为明末清初四大师。

【融通】 和洽的意思。

【遵式】 宋慈云忏主的名字。见慈云条。

【亲缘】 净土门所立三缘之一。见三缘条。

【睹史多天】 兜率天。

【谛】 真实不虚妄的道理的意思,如俗事虚妄的道理,叫做俗谛,涅槃寂静的道理叫做真谛。

【谛善巧】 十善巧之一。

【谛察法忍】 三忍之一。

【诸天】 指三界二十八天。见二十八天条。

【诸见】 一切的邪见。

【诸有】 一切之有。有有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的分别。

【诸宗】 一切的宗派。

【诸受】 苦乐舍等一切感受。

【诸相】 一切事物的形相。

【诸漏】 一切的烦恼。漏即烦恼的别名。

【诸趣】 六道的意思。

【诸蕴】 指色受想行识五蕴。见五蕴条。

【诸佛】 所有十方三世一切之佛。

【诸法】 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

【诸法真如】 以法空观,观法空之后,所得的真如,叫法空真如,若观诸法皆空,即得诸法真如。

【谙法皆空】 谓诸法皆无自性,当体即空。

【诸法实相】 又名真如、法性、实际等,即一切事物的真相或真理。

【诸法无我】 三法印之一。见三法印条。

【诸法无相】 谓诸法都是因缘假合而生,无一定的形相。

【诸法因缘生】 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

【诸法寂灭相】 诸法的实相,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叫做寂灭相。

【诸法毕竟空】 有为无为诸法毕竟空无的意思。有为法乃因缘所生,只有假相幻用,空无自性,故毕竟空,无为法连假相幻用都无,是智观上假说名义,所以也是毕竟空。

【诸上善人】 许多上等的善人。

【诸行无常】 三法印之一。见三印条。

【赖耶】 阿赖耶的简称。

【赖耶识】 阿赖耶识的简称。

【绕佛】 旋绕诸佛,是表示恭敬爱慕的意思。

【绕塔】 右绕佛塔,是表示归敬的意思。

【醍醐】 经过多次制炼的乳酪,味中第一,也可作药用医众病,在涅槃经中,把它比喻佛性,是五味之一。

【醍醐味】 五味之一。见五味条。

【醍醐经】 天台宗说法华涅槃二经是醍醐味的经典。

【锡杖】 菩萨头陀十八物之一,上有四股十二环,表四谛十二因缘之义。比丘向人乞食,到门口,便振动锡杖上的小环作声,以让人知道。

【阎王】 即阎罗王,又译作琰魔王,若译义为双世,言其苦乐并受。又为双王,言兄妹二人并为王,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据法苑珠林记载:阎罗王往昔为沙毗国王,与邻国战而败,国王忿极,与诸大臣兵卒皆发愿,愿死后为地狱主,执邻国诸恶人,一一投之地狱以泄忿。后此国王,死后为阎罗王,其大臣兵卒,亦皆为地狱官卒。

【阎魔卒】 呵责堕落地狱的罪人的狱卒。

【阎浮】 见阎浮提条。

【阎浮提】 华译为赡部洲。阎浮是树名,译为赡部,因为此洲的中心,有阎浮树的森林,依此树的缘故,称为赡部洲,赡部洲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

【随喜】 1.见人做善事或离苦得乐而心生欢喜。2.随着自己的欢喜。

【随喜功德】 随顺他人的欢喜,成为自己的欢喜,或见他人所做的功德善事,自己心生欢喜,好像是自己做的一样,尽力去助他成功,都可以叫做随喜功德。

【随顺】 随之顺之的意思。

【随眠】 1.依小乘有部的宗义说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随逐众生,而且它幽微难知犹如睡眠,故名。2.依大乘唯识的宗义说,烦恼的种子,随逐众生,眠伏于阿赖耶识中,故曰随眠。

【随分】 随力量的大小。

【随分果】 随分觉的结果。

【随分觉】 起信论所说四觉之一。见四觉条。

【随缘】 随着各种的因缘。

【随缘假】 四假之一。见四假条。

【随缘不变】 虽随千差万别的机缘,但本体不变。

【随缘真如】 二种真如之一。见二种真如条。

【随类】 佛菩萨随着众生的种类而现形垂教。

【随类不定】 佛菩萨为了济渡众生,而示现不一定的身体。

【随类应身】 随着众生的种类和根基,应现种种之身去化度。

【随烦恼】 指随逐六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在大乘百法中说有二十种,这二十种烦恼,随逐于心,随心而起,所以又名枝末烦恼,或随惑。它可分为三大类;一、小随烦恼,即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十种;二、中随烦恼,即无惭及无愧二种;三、大随烦恼,即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

【随形好】 随着佛三十二形相的八十种好。

【随他意语】 随着他人的机缘而说的方便教法。

【随他权教】 佛随自意语是实教,随他意语是权教。权是方便的意思。

【随自意语】 佛随着自己之意而说自己亲证的真理,是如来三语之一。

【随自实教】 佛随着自己之意而说的真实教法。

【静力】 静虑的力量,亦即禅定的力量。

【静虑】 静坐思惟,亦即禅定。

【头光】 佛菩萨头顶上所发放的圆光。

【头陀】 华译为抖擞,即抖擞衣服饮食住处等三种贪著的行法,修头陀行者要遵守十二条规则,叫做十二头陀。俗称行脚乞食的僧人为头陀,亦称行者。

【头陀行】 头陀的十二行法。见十二头陀条。

【头陀十八物】 头陀所使用的十八种道具,即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奁、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像等。

【头上安头】 (喻)事情重复。如人本来已经有头,若在头上再安一个头,那是多余的,无此必要。

【头北面西】 如来涅槃相。如来涅槃时,头北面西,右厍而卧。

【头面作礼】 以吾人之头面去顶礼尊者之足。

【频伽】 迦罗频伽或迦陵频伽的简称,鸟名,华译为妙音鸟,是一种常住在极乐世界的鸟儿。

【频来果】 又叫做一来果,即声闻乘四果中之第二果。

【饿鬼】 六道之一,即时常遭受饥饿的鬼类。其中略有威德的,成为山林冢庙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间的弃食,无威德的,则常不得食,甚至口因渴出火。

【饿鬼因】 成为饿鬼的业因,即悭贪不舍。

【饿鬼道】 造作饿鬼业因的人所走的道途,是五道或六道之一。

【饿鬼趣】 造作饿鬼业因的人所趣向的道途,是五趣或六趣之一。

【饿鬼界】 饿鬼的世界,是十界之一。

【龙】 梵语叫做伽,八部众之一,有神通力,能变化云雨。

【龙王】 龙类之王。

【龙子】 大海龙子。龙子常为金翅鸟所食,龙王请佛,得袈裟一缕,因而得免于难。

【龙天】 1.八部中的龙众与天众。2.指龙树菩萨与天亲菩萨。

【龙河】 尼连禅河的别名,因此河中有龙居住。

【龙宫】 龙王的宫殿,在大海底下。

【龙猛】 龙树的译名之一,龙树的译名共有三个,即龙树、龙胜、龙猛。

【龙象】 指修行很勇猛而且具有大力的人,今作为出家人的尊称。

【龙胜】 龙树菩萨的别名。

【龙树】 菩萨名,人译作龙猛,南天竺人,生于佛灭后八百年间,提倡中观性空之学,著作很多。

【龙神】 八部众之一。

【龙神八部】 在八部众中以天与龙为首,所以常说天龙八部或是龙神八部。

【龙华】 古字华即是花,将来弥勒菩萨,坐龙华树下成佛,因其花为龙所尚,故名龙花。又因其花似龙头,故名。

【龙华会】 弥勒菩萨今在兜率天内院,将来下降人间成佛,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开法会,普度人天,叫做龙华会。

【龙华树】 将来弥勒佛成道时的道树。

【龙华三会】 弥勒佛将来在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道,开三番法会,度尽上中下三根的众生,叫做龙华三会。

什么叫外器世界(佛教中经常提到)

外器世界为器世间的别名, 有三种含义:

一、佛教语。

谓一切众生可居住之国土世界。《楞严经》卷二十:“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於器世间不能超越。” 真鉴 述:“世界即世间。别经云,世间有二:一者众生世间,即有情根身;二者器世间,即无情器界。”

亦省作“ 器界 ”、“ 器世 ”。 清 唐甄 《潜书·思愤》:“求道不与器界同,用力不与手足同。求道在我,用力在心。” 梁启超 《南海康先生传》第七章:“人人既享世俗之乐,则又当知器世虚假,躯壳无常。”

二、梵语bha^jana-loka。

三世间之一。又作器世界、器界、器。指一切众生所居之国土世界。相当于依正二报中之依报。即指众生世间或有情世间而言,与‘国土世间’、‘住处世间’同义。以国土世界形如器物,能容受众生,可变可坏,故称器世间。

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四所载,于一劫中成器世间,十九劫中有情渐住;又器世间至色究竟天为止,其上为无色天。小乘以器世间为有情共业所感者,唯识大乘则以之为阿赖耶识顿变之境。

此外,天亲于净土论中,称阿弥陀佛净土之庄严功德为器世间清净,即因阿弥陀佛之净土为如来本愿力所建,故称器世间,然不同于有情共业所感之有漏国土。

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俱舍论卷十一、成唯识论卷二、往生论注卷三、俱舍论光记卷十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百法问答钞卷一、翻译名义集卷七(参阅‘世间’1524)

三、根据地、水、火、风四大所形成的物质,以及星球、日月、山河大地,乃至小如针线等物质,以及物质的活动现象,如光、声音、风、冷、热等。

扩展资料

器世间清净,二种清净之一。指阿弥陀佛净土之庄严功德。众生世间为果报中之正报,器世间则为彼众生所依用之依报。于极乐净土中,不论正报、依报,皆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之涅槃实相’一法句之妙理为体,其相超过三界而清净无染,故谓众生世间清净、器世间清净。

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国土有清净、量、性、形相、种种事、妙色、触、三种(水、地、虚空)、雨、光明、妙声、主、眷属、受用、无诸难、大义门、一切所求满足等十七种庄严,即为器世间清净。[净土论(天亲)、净土论注卷下](参阅‘二十九种庄严’170、‘二种清净’23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器世间

关于器世界什么意思和器世间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江南平台app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上一篇:简历意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江南平台app Copyright © 2016-2020 m.46east.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