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知识 > 意思百科 >

得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百科 作者:管月天 2023-03-29 14:31:13

今天给各位分享得的意思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弄巧成拙的意思是什么进行讲解,请看下面内容!

本文目录一览:

得:是什么意思

得释义:

[dé]:

1.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

2.适合:~劲。~当(dàng)。~法。~体。

3.满意:~意。扬扬自~。

4.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

6.口语词(a.表禁止,如“~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děi]:

1.必须,须要:可~注意。

2.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了。

[de]:

1.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拿~起来。

2.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快。香~很。

网络用语得是什么意思

得瑟。

网络用语“得”的意思是“得瑟”,同“der”。

“Der”是什么梗?

der在吉林长春,黑龙江大庆等个别地区也可以理解为厉害的意思,如形容一个人打球技术高超,可以说这人打球真der。众生说的Der是形容别人很好很善良。有褒义色彩。如“喆”表示聪明,Der喆,即“聪明得飞起”的意思。Der爽,也相当于“倍儿爽”的意思。der飞,即“不要脸得飞起”的意思。

der一般为贬义词是用来形容人或事,用意广泛且具有不同的意义。

比如:这个人真der。就是形容这个人很混蛋,也可以说他有反常的举动或者说出洋相。

这个人总办der事。就是形容这事办的很不好。der一般也形容一个人很傻、很二的意思。

网络语言(internet slang)是指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民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网络语言并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因此并不具备教学意义,不能引进教学领域。

2018年9月,北京市多个区近期出台了各自的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各区要求对政务“两微一端”加强管理,不得发布与政府职能没有直接关联的信息,善于使用网言网语。。。。。。。。。

得有多少种意思,都是指什么

一、[ dé ]

1.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适合:得劲。得当。得法。得体。

3.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二、[ de ]

1.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三、[ de ]

1.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拿~起来。

2.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快。香~很。

四、[ děi ]

1.必须,须要:可~注意。

2.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了。

扩展资料:

1、得,行有所得也。——《说文》

2、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论语》。释文:“本或作必有。”

3、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4、佳婿难得。——《世说新语·假谲》

5、卖炭得钱何所营。——唐·白居易《卖炭翁》

6、工之侨得良桐焉。——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7、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闲儿(有空闲时间;得空);得胜回头(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叫得胜回头)。

8、知得而不知丧。——《易·文言》

9、虑而后后能得。——《礼记·大学》。注:“谓得事之宜也。”

10、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11、既而得其尸于井。——《聊斋志异·促织》

12、故无术者得于不用。——《韩非子》

13、礼得其报则乐。——《礼记·乐记》。注:“谓晓其义。”

14、武王得之矣。——《吕氏春秋·义赏》。注:“犹知也。”

15、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16、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明日就得。——《红楼梦》

17、傲啸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陶渊明《饮酒》

1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19、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告子上》

20、地广而不得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盐铁论·击之》

21、孔子下,欲与之未得与项羽相见。—。——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文言文得的意思是什么

1. 文言文里 得 什么意思

详细字义〈动〉1. (会意。

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

本义:得到,获得)2. 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get;obtain;gain]得,行有所得也。——《说文》三人行必得我师焉。

——《论语》。释文:“本或作必有。”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佳婿难得。

——《世说新语·假谲》卖炭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工之侨得良桐焉。

—— 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3. 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闲儿(有空闲时间;得空);得胜回头(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叫得胜回头);得职(获得官职);得情报;得钱;得奖4. 找到 [discover;obtain;find out]知得而不知丧。——《易·文言》虑而后后能得。

——《礼记·大学》。注:“谓得事之宜也。”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既而得其尸于井。

——《聊斋志异·促织》5. 得知 [hear of;learn about]故无术者得于不用。——《韩非子》礼得其报则乐。

——《礼记·乐记》。注:“谓晓其义。”

武王得之矣。——《吕氏春秋·义赏》。

注:“犹知也。”6. 捕获 [catch]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7. 亦指被捕获;被逮捕。又如:得俊(俘获敌方的勇猛将士)8. 成功;完成 [succeed]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

明日就得。——《红楼梦》9. 又如:得算(计谋成功);得策(谋略得当)10. 适,合 [fit;befit;suit]傲啸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陶渊明《饮酒》11. 具备 [have;possess]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劝学》12. 同“德”,恩惠,感恩 [be grateful;feel grateful]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孟子·告子上》地广而不得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盐铁论·击之》13. 助动词。

能,能够 [can]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进退不得,为之奈何?——《吴子·应变》沛公军 霸上,未得与 项羽相见。——《史记·项羽本纪》14. 得意,满足 [be proud of;revel in]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史记·管晏列传》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畅。——《世说新语·文学》15. 又如:洋洋得意16. 看到 [see]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名〉1. 收获,心得 [what one has learne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开郑有得,便欣然忘食。

——《南史·陶潜传》2. 德,道德,有德之人 [virtue]尚得推贤不失序。——《荀子》〈副〉1. 必须,应该 [must]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形〉1. 合适;正确 [suitable;right]于彼计则得。——马中锡《中山狼传》历古今之得失。

——《汉书》。

2. 文言文里 得 什么意思

详细字义

〈动〉

1.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 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get;obtain;gain]

得,行有所得也。——《说文》

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论语》。释文:“本或作必有。”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佳婿难得。——《世说新语·假谲》

卖炭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工之侨得良桐焉。—— 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3. 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闲儿(有空闲时间;得空);得胜回头(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叫得胜回头);得职(获得官职);得情报;得钱;得奖

4. 找到 [discover;obtain;find out]

知得而不知丧。——《易·文言》

虑而后后能得。——《礼记·大学》。注:“谓得事之宜也。”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既而得其尸于井。——《聊斋志异·促织》

5. 得知 [hear of;learn about]

故无术者得于不用。——《韩非子》

礼得其报则乐。——《礼记·乐记》。注:“谓晓其义。”

武王得之矣。——《吕氏春秋·义赏》。注:“犹知也。”

6. 捕获 [catch]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亦指被捕获;被逮捕。又如:得俊(俘获敌方的勇猛将士)

8. 成功;完成 [succeed]

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明日就得。——《红楼梦》

9. 又如:得算(计谋成功);得策(谋略得当)

10. 适,合 [fit;befit;suit]

傲啸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陶渊明《饮酒》

11. 具备 [have;possess]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12. 同“德”,恩惠,感恩 [be grateful;feel grateful]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告子上》

地广而不得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盐铁论·击之》

13. 助动词。能,能够 [can]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进退不得,为之奈何?——《吴子·应变》

沛公军 霸上,未得与 项羽相见。——《史记·项羽本纪》

14. 得意,满足 [be proud of;revel in]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

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畅。——《世说新语·文学》

15. 又如:洋洋得意

16. 看到 [see]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名〉

1. 收获,心得 [what one has learned]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开郑有得,便欣然忘食。——《南史·陶潜传》

2. 德,道德,有德之人 [virtue]

尚得推贤不失序。——《荀子》

〈副〉

1. 必须,应该 [must]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形〉

1. 合适;正确 [suitable;right]

于彼计则得。——马中锡《中山狼传》

历古今之得失。——《汉书》

3. 【者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助词 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 例子:、老~、读~ 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 例子:文艺工作~、共产主义~ 3.(书面语)用在数词或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 例子:、二~必居其一 4.(书面语)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 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 例子:路上小心在意~代词 指示代词,“这”(多见于早期白话). 例子:番,边常见含义 备注:加粗例句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句代词 1.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1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马》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③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⑤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名词后,相当于“.的人”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③以君为长者——《唐雎不辱使命》 3.用在时间词后面,表示“.的时候” 例:①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4.放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的几个人或几件事. 例:①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5..……的原因 如::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6.判断语句 如: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助词 1.用在假设复句或因果复句中表停顿,以提示下文. 例: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曹者,与此案同!——《资治通鉴》 2.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例:何者?上下之分也. 3.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柳宗元《黔之驴》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4.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构成“者。

也”的结构.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生僻/不确定含义 1.(不确定)助词,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 例:①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不确定)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例: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②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3.(生僻含义)通“也”:----《韩非子·八经》:“任事也无重……处官也无私.”《说苑·政 也理》:“鲁无君子也,斯焉取斯.”也均作“者”义解,而见古书中“者”“也”可互用.。

4. 文言文中“得”的意思、例句与出处

“得”在文言文中,一般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

作名词:

心得;收获。如《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

作动词:

1、获得;得到;取得。与“失”相对。如《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垓下之战》:“汉皆已得楚乎?”

2、贪求;贪得。如《论语·季氏》:“戒之在得。”

3、领会;理解。如《朝三暮四》:“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4、实现;达到。如《信陵君窍符救赵》:“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谏太宗十思疏》:“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5、能;能够。如《垓下之战》:“项王自度不得脱。”《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作形容词:

1、得意;满足。如《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2、合适;恰当。如《六国论》:“此言得之。”

作副词:

应该;应当;必须。如《鸿六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作助词:

表示完成或补充说明结果。如《琵琶行》:“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另:同“德”。恩惠;感恩。如] 《孟子·告子上》:“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5. “得”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ruò

1.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

3.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

4. 约计:~干(ɡān )。~许。

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

8.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1) 见“般若”( 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6. 文言文中“得”的意思、例句与出处有哪些

得 [ dé ]1、得到,获得。

如:卖炭得来何所营?《卖炭翁》 2、贪求;贪得。如:“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3、领会;理解。如:“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朝三暮四》4、实现;达到。如:“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谏太宗十思疏》;“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信陵君窍符救赵》 5、能;能够。

如:“项王自度不得脱。”《垓下之战》;“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送东阳马生序》1、得意;满足。如:“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兰亭集序》2、合适;恰当。如:“此言得之。”

《六国论》作副词:应该;应当;必须。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六宴》 作助词:表示完成或补充说明结果。 如:“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琵琶行》;“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另:同“德”。

恩惠;感恩。如:“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孟子·告子上》 得,在现代汉语的意思是: [ dé ]1.获取,接受:~到。~失。

~益。~空(kòng)。

~便。~力。

~济。心~。

2.适合:~劲。~当(dàng)。

~法。~体。

3.满意:~意。扬扬自~。

4.完成,实现:饭~了。~逞。

~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

6.口语词(a.表禁止,如“~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de ]1.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

拿~起来。 2.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快。

香~很。[ děi ]1.必须,须要:可~注意。

2.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了。

7. 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1.定义: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2.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3.结构: (1)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③羿,古之善射者也。

(《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④"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 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快哉,此风。" "美哉,我少年中国。

" [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 何由知吾可也?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乐(lè),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固定结构 1)、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与、得无……乎、孰若。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 ③与不 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得的意思是什么

得的意思是得到,演算产生结果,得意等。

基础释义:

1、得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到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3、适合。4、得意。5、完成。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

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10、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11、助动词。需要。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1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1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14、舒服;满意。

“得”字有几笔几画,是根据康熙字典及五格姓名学而来,并不一定与新华字典的笔划数相同。“得”字五行属什么、“得”字的取名吉凶,则是根据周易万物类象推断,仅供起名参考。

?得字造句:

1、任何人触犯了法律,都必须受到应得的制裁。

2、这种事是干不得的,一旦东窗事发,后果势必不堪设想。

3、在夏天的池塘里是蓝蓝的,池塘里的荷花冒出了花苞,远看粉嫩嫩地一片粉得让人着迷。

4、我的妹妹开心地在草地止跑,跑得很快。

5、小鸟用它的歌声自由自在地唱歌,唱得非常美妙。

6、我的宝贝高兴地打开圣诞礼物,看到盼望的遥控飞机,激动得跳了起来。

7、我家的地板脏了,我拿起拖布费力地拖起来,累得我直不起腰来。

8、他被那些书弄得神魂颠倒。

9、哀莫大于心死这句说得很有道理。

10、战场上,双方拼得你死我活。

关于得的意思是什么和弄巧成拙的意思是什么的介绍到此,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江南平台app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上一篇:殇意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江南平台app Copyright © 2016-2020 m.46east.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