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知识 > 意思百科 >

孰的意思

意思百科 作者:邓弘雅 2023-02-26 18:46:40

本文内容是由(江南平台app m.46east.com)小编为大家搜集关于孰的意思,以及熟悉的意思的资料,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孰的意思

〈动〉

(1)

(会意。小篆字形。左上是“享”,左下是“羊”,表示食物是羊肉;右边是“丮”(

jí),表示手持。合起来表示手持熟食来吃。本义:熟,煮熟)。

(2)

同本义。“熟”的古字[cooked]。

孰,食饪也。——《说文》。字亦作熟。

宰夫胹熊蹯不孰。——《左传·宣公二年》

(3)

又如:孰烂。

(4)

通“熟”。成熟

[ripe]。

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荀子·富国》

腥其俎,孰其俎。——《礼记·礼运》

五谷时孰。——《礼记·乐记》

群生而万民殖,五谷孰而草木茂。——《汉书·董仲舒传》

(5)

庄稼丰收;五谷有收成

[harvest]。

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孰,衣服节而肌肤和。——《墨子》

〈形〉

(1)

通“熟”。缜密,仔细,周详

[careful]。

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商君书·更法》

兼权之,孰计之。——《荀子·不苟》

宁孰谏。——《礼记·内则》

凡虑事欲孰。——《荀子·议兵》。注:“谓精审。”

思之未孰。——《周髀算经》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2)

又如:孰复(反复思虑);孰虑(计虑周祥);孰视(细看);孰计(考虑缜密周到);孰论(仔细辨析);孰察(仔细观察)

shú

〈代〉

(1)

谁,哪个人或哪些人

[who]。

孰不可忍也。——《论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

韩愈《师说》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孰能当之;孰胜孰负;孰何(谁何);孰与(与谁);孰谁(何人)。

(3)

一组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

[which]。

吾与徐公孰美?——《战国策·齐策》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孰是孰非。

(5)

什么

[what]。

与其杀是人也,宁可得此国也,甚孰利乎?——《国语·越语》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唐·

柳宗元《封建论》[2]

孰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孰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烹食到可以食用的程度;成熟;深透,仔细;深透,仔细;谁,哪个等。

文言文孰的意思

①通“熟”。熟;烹食到可以食用的程度。《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孰。”

②通“熟”,成熟。《荀子·富国》:“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

③通“熟”。深透;仔细。《廉颇蔺相如列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④谁;哪个。《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辨:谁,孰。“谁”多表单纯的疑问;“孰”多表选择。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

孰的基本字义

1、谁,哪个:孰是孰非。

2、什么:是可忍,孰不可忍?

3、用在表示抉择的反问语句中,有比较的意思:孰与。孰若。孰何。

4、古同“熟”,程度深。

古文的孰是什么意思

孰在古文中有以下4个意思:

1、用作形容词,通“熟”。熟;烹食到可以食用的程度。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孰。”

释义:师 没有把熊掌炖烂。

2、用作代词,意思是:谁。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孰谓微生高直?”

释义: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

3、用作形容词,通“熟”,成熟。

出处:先秦·荀子《荀子?富国》:“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

释义:寒暑季节谐调,粮食按照时令成熟。

4、用作形容词,通“熟”。深透;仔细。

出处: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释义:只有大王您和大臣们全面成熟的商议计划议这个问题? 。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孰,食饪也。从丮,享声。易曰孰饪。 ????

白话版《说文解字》:孰,食物被煮熟。字形采用“丮”作边旁,采用“享”作声旁。《周易》上曾提到“烹熟食物”。? ? ?

词语解释

1、下孰 [ xià shú ]

释义:丰收的年成,按其情况分为上孰、中孰、下孰三等。孰,丰年。

2、孰料 [ shú liào ]

释义:在酒水的制造过程中,原材料经过发酵过程蒸熟之后成为孰料。

3、馈孰 [ kuì shú ]

释义:献熟食。祭祀的一种仪式。

4、上孰 [ shàng shú ]

释义:上熟。上等收成。孰,“熟”的古字。

5、生孰 [ shēng shú ]

释义:孰,“熟”的古字。指谋虑的粗率和审慎。

“孰”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

“孰”的意思是:

1.谁,哪个。

2.什么。

3.用在表示抉择的反问语句中,有比较的意思。

4.古同“熟”,程度深。

读音:shú

造句:

那种欺人太甚的态度,是可忍,孰不可忍。

孰是孰非,真金烈火,让时间来检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他又年轻,有点错是难免的。

他们本来参加了非洲狩猎旅行,孰料马克从望远镜中看到一头狮子后竟拔腿狂奔,结果他们两人就脱队了。

构千楹而招来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之士。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孰能无为,故能使众为也吕氏春秋。

参考资料

造句网:;s=4595742426291063331q=wo=%E5%AD%B0directGo=1

孰是什么意思

孰在正常句式有什么、谁、通“熟”的意思,在反问句中起到比较的意思。

基本释义

谁,哪个:~是~非。

什么:是可忍,~不可忍?

用在表示抉择的反问语句中,有比较的意思:~与。~若。~何。

古同“熟”,程度深。

详细释义

(1)会意。小篆字形。左上是“享”,左下是“羊”,表示食物是羊肉;右边是“丮”(jí),表示手持。合起来表示手持熟食来吃。本义:熟,煮熟。

(2)同本义。“熟”的古字。

孰,食饪也。——《说文》。字亦作熟。

宰夫胹熊蹯不熟。——《左传·宣公二年》

又如:孰烂。

(3)通“熟”。成熟。

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荀子·富国》

腥其俎,孰其俎。——《礼记·礼运》

五谷时孰。——《礼记·乐记》

群生而万民殖,五谷孰而草木茂。——《汉书·董仲舒传》

(4)庄稼丰收;五谷有收成。

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孰,衣服节而肌肤和。——《墨子》

孰是什么意思?

【字形】孰

【拼音】shú

【释义】

〈动词〉

(1) (根据隶定字形解释。会意。字从享,从丸。“丸”指圆形的瓜果。“享”指“享用”、“尝鲜”。“享”与“丸”联合起来表示“品尝新熟的瓜果”。本义:品尝新熟的瓜果。引申义:1.瓜果成熟。2.食物煮熟。辨析:孰与熟。“孰”指瓜果自然成熟。“熟”指用火烹饪食物使之可口。说明:“孰察之”、“孰计之”、“孰谏”中的“孰”指“成熟”,即成熟的考察、成熟的计划、成熟的谏议。“孰不可忍”、“孰能无惑”中的“孰”意为“终究”、“结果”)。

(2) 同本义。“熟”的古字。

孰,食饪也。——《说文》。字亦作熟。

宰夫胹熊蹯不孰。——《左传·宣公二年》

(3) 又如:孰烂。

(4) 通“熟”。成熟 。

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荀子·富国》

腥其俎,孰其俎。——《礼记·礼运》

五谷时孰。——《礼记·乐记》

群生而万民殖,五谷孰而草木茂。——《汉书·董仲舒传》

(5) 庄稼丰收;五谷有收成 。

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孰,衣服节而肌肤和。——《墨子》

〈形容词〉

(1) 通“熟”。缜密,仔细,周详 。

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商君书·更法》

兼权之,孰计之。——《荀子·不苟》

宁孰谏。——《礼记·内则》

凡虑事欲孰。——《荀子·议兵》。注:“谓精审。”

思之未孰。——《周髀算经》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2) 又如:孰复(反复思虑);孰虑(计虑周祥);孰视(细看);孰计(考虑缜密周到);孰论(仔细辨析);孰察(仔细观察)

◎ 孰 。

〈代词〉

(1) 谁,哪个人或哪些人 。

孰不可忍也。——《论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 韩愈《师说》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孰有过于狡虏妖莲及叛将悍帅篡王之突如来如者乎?——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

(2) 又如:孰能当之;孰胜孰负;孰何(谁何);孰与(与谁);孰谁(何人)。

(3) 一组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

吾与徐公孰美?——《战国策·齐策》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孰是孰非。

(5) 什么 。

与其杀是人也,宁可得此国也,甚孰利乎?——《国语·越语》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唐· 柳宗元《封建论》[2]

孰的意思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熟悉的意思、孰的意思的信息别忘了在江南平台app (m.46east.com)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上一篇:情缘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江南平台app Copyright © 2016-2020 m.46east.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